《成都大学报》第405期刊发我院青年教师彭波笔谈文章:充分发挥党史在思政课中资政育人的作用
思政课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崇高职责使命,长期以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时,就如何办好学校思政课、发挥好思政课教师作用作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第一次围绕一门课程在中央层面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明确了思政理论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而且强调办好思政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并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新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理论课教师只有用坚定的信仰,鲜明的立场、彻底的理论、真理的力量,才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作为一名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如何真正切实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就有必要谈一谈如何充分发挥党史在思政课中资政育人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资源。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治党治国的经验,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
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要善于研究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执政70年、领导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深藏于这一历史背后的内在逻辑,这就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在长期探索中逐步深化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越深入、认识越科学、掌握越自如,就越能排除这样那样的干扰,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要善于总结和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在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道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在一段时间的曲折探索中留下了不少教训。成就和经验始终是主流、主线,贯穿于党的全部历史;教训则往往出现于某个特定时期,是支流、局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训也是一种经验,不能忘记。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并从这些经验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已经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开拓奋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要善于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探索中,锤炼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这种传统既包括制度规范,又包括价值理念;既包括组织体系,又包括精神文化。所有这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就一定要珍惜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推动这些作风和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使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 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