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讲解员老师的引导,同学们来到了第一展厅“平原晨曦”,这里展出的旧石器时代的文物让他们对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有了更深的认识。第二展厅“广都樊乡”则通过丰富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古蜀时期广都地区的农业文化和社会结构,让同学们对古蜀文明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在展廊“丝路源点”,同学们了解到了双流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展厅“蜀郡名县”和第四展厅“川中水埠”则通过秦汉至宋代的文物,展现了广都作为蜀郡名县的繁荣景象和川中水埠的商业活力。当同学们步入第五展厅“天府重镇”,他们被元、明、清三朝双流的经济与思想变化所吸引。馆内展示的文物不仅记录了双流地区的物质文化,还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创新。
讲解结束后,同学们在朱昊老师指导下,根据课前分配的主题,分小组开展自主研学活动。通过实物模型,了解李冰在双流开凿“广都盐井”,揭开了中国井盐生产序幕;通过世界最早标明产地的蜀锦“联珠对龙纹绫”,仿佛看到千年前的蜀锦织造技艺;通过一尊东汉灰陶舞蹈俑,仿佛看到汉代蜀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
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体验,通过触摸3D打印的陶片模型,感受先民的智慧,或是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解蜀锦的制作工艺……这些现代科技与传统文物的结合,不仅让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让同学们对天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天府文化研究”课程是我院首次开设的思政教育专业特色专业课程,属于专业拓展课,共32课时,在第五学期开设,由朱昊和凃玥两位老师共同授课。在学院的支持下,本学期两位老师对该课程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地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获得学生的肯定和认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地点上,该课程采用“校内+校外”的组合形式,其中26个课时在校内教学,另外6个课时则将课堂“搬到”校外。充分利用成都市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与“天府文化研究”课程紧密结合,本学期第一次校外实践教学地点在明蜀王陵博物馆,此次教学地点则选择了今年年初刚正式开放的广都博物馆。初到广都博物馆,同学们便发出阵阵惊叹——“哇!这个地方好出片!”由于紧邻双流国际机场,广都博物馆“又能看文物,又能看飞机,仿佛时空的交错”……教学地点的变化让狭小的课堂变得广阔,也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了解天府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方式上,“天府文化研究”课程从传统教学方式的“老师讲”转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家讲”。在校内课堂,主要由授课教师讲;在校外课堂,则主要由相关专业研究者和专业的讲解员老师来讲。这种混合式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成都平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天府文化。此外,还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利用博物馆的互动设施,如3D打印实物、VR体验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模式上,该课程突破传统章节式的教学模式,采用专题研究式教学模式,两位老师根据自身特长和研究方向,分别讲授不同的教学专题。朱昊老师的专业是科技史,同时还是一名地理爱好者,负责《导论:成都平原何以‘天府’?》《成都平原地理特征与天府文化区的形成》《天府科技文化》《成都平原都市文化》等专题的讲授;凃玥老师的专业是中国史,对于川菜、传统工艺等颇有研究,负责《灿烂的古蜀文明》《天府美食文化》《天府文学艺术》《天府宗教文化》等专题。该课程虽是专业课程,但同时也具有“通识性”,学科跨度较大,是了解传播地方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同时兼顾“广度”和“深度”,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
对于该课程的平时作业,两位老师也进行了改革创新。例如第一次课后,同学们自由组合分成了若干小组。第二次上课时,由各小组组长从老师手中抽取一张“彩票”,这些“彩票”上面写着不同的主题词——“辣椒”“茶”“大熊猫”“客家人”“三线移民”“巴金”“蜀绣”“华西坝”……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每个主题都是千百年来天府文化凝结成的一个个文化符号。各小组的同学们也将用一学期的时间查找资料,进行调研,从而完成对于一个个天府文化“基因”的“解码”。最后作业呈现的形式也充分考虑到各组同学的特长优势和所抽到主题最适合的展现形式,用课堂展示、制作视频、调研报告等方式进行呈现。这种同台“PK”的作业形式也有效调动了同学们主动了解学习天府文化的积极性。
秋日的阳光洒在广都博物馆前的台阶上,一架飞机呼啸着从同学们的头顶飞过。2022级思政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憧憬,结束了此次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他们的脚步虽然离开了博物馆,但心中的文化火种已被点燃。通过“天府文化研究”课程的创新教学,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同学们也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承诺将所学所得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