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享受智能时代的迅捷便利,感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时,老年群体正面临着难以适应数字化生活的问题。因此,为了解智能媒介环境下老年人信息贫困问题,我们作为成都大学“老有所e行”实践团的成员,在2024年7月27日前往成都市青羊区文化公园,聚焦智能媒介环境下老年人信息贫困问题,采访了数位老人和赡养人,聆听他们讲述与互联网的故事。
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老人也在积极学习,主动探索互联网。他们学会了使用抖音、微信等应用,也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乐趣。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甚至通过互联网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但对于不熟悉操作的老年人而言,互联网带给他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爷,在日常生活中他使用电脑和手机获取新闻信息,与家人朋友联系。他坦言,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来消磨时间,但也提醒道,遇到不熟悉的功能或应用时,要避免深入探索以防诈骗,并在遇到困难时求助于年轻人,尤其是子女。还有一位老奶奶是资深股民,为了方便获取股市动态和进行交易,她选择电脑为主要上网设备。互联网广告带给她许多困扰,奶奶真切地希望广告能减少,让上网更便捷。除此之外,老奶奶还尽量多采用电脑进行沟通和交流,智能手机使用仅限于必要情况,以避免产生额外费用和可能的麻烦。
两位老人言语之中,折射的是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陷入便利与困境交织的境况。我看到了老年人对互联网的复杂心态,他们渴望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甚至炒股理财,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然而,操作复杂、视力退化、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成为了他们融入数字生活的阻碍。我意识到,互联网并非简单的工具,它更像是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桥梁,连接着人们的生活与梦想。
今天,“没有手机、寸步难行”成为人们日常的真实写照,在数字化的狂奔中,老人似乎成了被遗忘的群体,他们面临着“信息贫困”的窘境。作为年轻人,我们有责任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信息时代,共享时代红利。
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在推动互联网普及的同时,不能忽视老年人的需求,不能让他们成为数字时代的“边缘人”。我们需要在技术与人文之间找到平衡,让科技更有温度,让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在开发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人性化的体验。操作简单、界面清晰、字体较大的应用程序,利用人工智能(AI)和语音识别技术简化交互过程,都能降低他们使用互联网的门槛,对老年人更友好;同时,老年人更容易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所误导,有些信息为了营销噱头脱离事实,带偏受众。有位老人回忆道:“之前网上传言说赵雅芝去世。我回来一查,根本没有。”我们所看到的信息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这些信息都需要我们去辨别;还要帮助提高老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教他们识别网络诈骗,了解常见骗局;帮助老年人掌握基本的互联网应用技能,提出具有教育性和实用性的培训计划,为有意愿的老年人提供一个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宝贵机会,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培训应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个性化,确保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数字时代,一个都不能少。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体会到了老年人的不易。我们终将老去,每一位老人都不该被忽视。技术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滞,但走在前面的人能拉着蹒跚的身影,跨越这道数字鸿沟。